明清同期的白银,在北京、伦敦、巴黎都能买到什么

liukang20243天前吃瓜入口860

电影和小说总有这样的情节——皇帝端坐在皇座上,对下面的大臣说,某某爱卿,你是有功之臣,赏白银十万两……当然,这种局面多是后人演绎。实践上,我国古代的十万两白银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。别的,运用白银作为社会上通用钱银的,从明朝才开端,在此之前底子不行能有这样的恩赐。

清晰的明清同期的白银,在北京、伦敦、巴黎都能买到什么的插图

影视剧中恩赐十万两白银。来历 | 电视剧《双龙传》截图

大航海年代,欧洲人在美洲发现许多黄金和白银,在全球买卖的推进下,适当一部分白银进入到我国市场。同一时期,日本银矿的白银也流入了国际市场。在白银逐步成为硬通货后,同时期的我国与欧洲,其购买力都是怎样的呢?

白银许多涌入欧洲与我国

对我国来说,白银历来都是稀缺物。在明曾经,我国的硬通货基本是铜钱。盛唐时期,因为金银非常稀缺,贵妇的装饰品还都以铜为主。同一时期的欧洲也差不多,相同是稀罕之物。以英国为例,在诺曼降服时期,全国的钱银总量不过4万磅。跟着技术进步和银矿的挖掘,地理大发现之前的白银数量有所提高,逐步有了成为钱银的或许。

13世纪,白银挖掘量激增,国际白银总量现已开端飞速上升。跟着西欧德意志区域的银矿被许多挖掘,白银的产值越来越大,逐步开端成为买卖物。1202年,由威尼斯接受的给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运送使命中,十字军一共交给威尼斯51000马克白银。按其时的份额算,1马克约等于三分之二磅白银,一磅白银约等于454克。按同时期我国的计量单位,一两等于37.30克来核算,这笔白银折合约为41万两。

尽管白银开端在西方流转,但其真实成为国际钱银的起点,还要到公元1544年今后。这一年,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的玻利维亚波托西(City of Potosí),发现了一座巨大的银矿山。他们很快开端了许多地挖掘白银,在1556-1650年约100年的时刻里,波托西银矿共产出2750281公斤的白银,换算我国单位约7400万两左右。

传入我国的西班牙银元。来历 | 舟山博物馆

许多白银的流入,很快引起了大规模通货膨胀,史称“价格革新”。事实上,“价格革新”并非坏事。长时刻贵金属缺乏,严峻约束了人类经济的开展。整个中世纪以来,跟着人口的增加和生产力的开展,贵金属的挖掘量绰绰有余,所以在绵长人类社会开展中,通货紧缩的时刻很长。“价格革新”之后就不相同了,据核算,16-18世纪,约有10万吨以上的白银被挖掘出来并流入欧洲。跟着许多白银的涌入,西方资本主义悄然兴起,新国际大门随之渐渐翻开。

简直同一时刻,日本也发现了许多银矿。据相关核算,从1560年到1600 年左右,日本和葡萄牙的商人经过海上买卖途径,将许多白银出口到我国,每年出口的白银分量从33750公斤到48750公斤不等。在来往买卖中,作为生产国的我国取得许多白银,仅仅是明朝晚期的“隆庆开关”就让约3.53亿两的白银流入我国。此刻,白银成为能对东西方购买力进行比对的参照物,后人能够一窥其时人们的日子状况。

16世纪:我国的白银更值钱

以宋代为布景的《水浒传》里,就有许多关于白银的描绘,比方吴用为了智取生辰纲,书中是这样描绘的:
吴用取出一两银子授予阮小七,问主人家沽了一瓮酒,买了二十斤生熟牛肉,一对鸡。阮小二道:“我的酒钱一发还你。”店东人道:“最好,最好。”

依照这儿描绘,一两银子的购买力,能够买“二十斤生熟牛肉,一对鸡,一瓶酒”,还有剩下。剩下部分是多少呢?按书中描绘:“十斤牛肉,加上四盘菜蔬,一瓶酒。”也便是说,在《水浒传》的年代,一两银子的实践购买力是吃一席“三十斤牛肉,两只鸡,两桶酒,四盘菜蔬”的奢华大餐。

按《水浒传》成书时刻算,大约在明嘉靖年间(约1522-1566),我国的一两银子可挺值钱的。同一时期,另一部小说《金瓶梅》里的描绘更详尽一些:西门庆想办几桌喜宴,给了手下来兴儿总计四两银子去购置。这四两银子一共买了一口猪、一口羊、五六坛金华酒,还有鸡鸭案酒、香烛等物。可见这四两银子能买不少东西。

梦幻的明清同期的白银,在北京、伦敦、巴黎都能买到什么的照片

影视剧中,仗义疏财的宋江。来历 | 电视剧新版《水浒》截图

不过,明朝白银购买力的改变很大。据前史学者彭信威在《我国钱银史》一书中核算,在14世纪后半叶,1公斤白银约可换58石的大米,到了17世纪前半叶就只能换31石大米了。据此按嘉靖年间核算,大约可换90石左右的大米。

与我国相同,欧洲人在16世纪开端许多运用白银,此刻欧洲的白银消费才能怎么样呢?以15-17世纪的欧洲消费才能来看,其时受欧洲“价格革新”的影响,物价涨幅是惊人的。英国区域,总价格指数就上涨了6倍。比方在英国埃塞克斯区域,一夸特(12.7公斤)小麦在1543年不到10先令,比及1557年现已涨到32先令。假如折算我国汇率,适当于1两银子在1557年的英国买十多公斤小麦,而相同的银子在我国则能够买100多公斤大米。可见假如以银本位核算,单从粮食价格上比较,我国白银购买力是欧洲的10倍。

跟着白银的不断涌入,我国的通货膨胀不行避免。这一进程被17世纪的小冰期打断,其时全球粮食减产和各种天灾人祸不断,我国这边明朝消亡、清朝树立,欧洲则打了三十年战役,中欧区域成一片焦土。

到了清朝时期,我国的白银现已占了国际一半之多,西方则开端了工业化。

帝国主义年代的价格

阅历过工业革新的西方列强实力大增。19世纪,清朝阅历了两次鸦片战役,在战役、赔款和关税限制下,东西方的白银购买力发生了新的改变。到了清末,赔款和买卖逆差形成许多白银外流。与优势一方的欧洲国家比较,白银的消费才能又是怎么呢?

《南京公约》签定现场相片。单只《南京公约》一项,清政府就赔出2100万银元。来历 | 我国近代印象资料库

19世纪80年代,清政府的年财政收入大约在9000万两白银左右。法国政府则有30亿法郎,折合白银约4.5亿两。英国政府的收入大约折合白银4.5亿两左右。此刻,东西方之间的各种沟通频频,物价方面能够比较的当地许多。

前史学者张仲礼所著的《我国绅士的收入》一书以为,晚清一两白银的实践购买力,折合人民币在2000-3000元。1872年,法国科幻作家凡尔纳在他的小说《80天盘绕地球》里,主人公福格与别人打的赌是,他要在80天之内,盘绕地球一周,赌注便是他的一半家产,即2万英镑。音讯传出,整个伦敦都颤动了,甚至在股票市场上呈现了福格股票。为什么如此颤动呢?因为依照其时的市值,1英镑对应7.32克黄金。也便是说,假如不考虑通货膨胀等要素,福格地点的1872年,1英镑约为现在2600多元人民币。福格把几千万的巨款当成一笔赌注。他在一路的冒险中,又花掉了19000英镑的路费,折合今日大约是5000多万。以其时汇率,1英镑约等于5两左右的白银,福格适当于揣了10万两银子上路。

《80天盘绕地球》仅仅小说,咱们仍是看看其时一般人家的收入。晚清一个五口之家在北京过上温饱日子,至少需求每年50两银子的收入。假如要到达小康等级的水平,则最少要300两以上的年收入。这仍是本地人、不存在房租的状况。其时,北京一个一般四合院,年租在30-70两之间。依据日本僧人小栗栖香顶1873年的记载,他在北京买1市斤的米,用了25文钱,买了一床十斤重的棉被,加上加工的钱花了将近3两银子。一件上好的羊皮袄则花费了21两白银。
当然,北京城里的底层大众不行能过这样的日子,一个一般战士一年大约有20多两银子收入;一般仆人一般年薪在10两银子左右;贩夫走卒的收入跟一般战士能略好一些,大约30-40两。

清代漳州军饷的银币。来历 | 我国近代印象资料库

伦敦、巴黎,消费好贵

19世纪后期是欧洲的鼎盛时期,但一般大众的日子也挺困难。英国作家狄更斯的闻名小说《雾都孤儿》里,英国农人一年收入不过十几英镑(约60两白银)。其时,归于高收入技术人员的纺织工厂工人,在每天十几个小时的高强度作业条件下,一年的薪酬是20-30英磅,折合我国银两是100两左右。总体上看,这个时期大部分英国人的收入在60英镑以下,包含战士、差人,还有底层公务员,年收入不过40-50英镑。英国的日子本钱很高。据核算,一个五口之家想在伦敦以最低标准生计,每年至少需求56英镑。在英国首都伦敦日子一年,最少得280两银子。从这一点上看,在北京的日子本钱要比伦敦低许多的。

清晰的明清同期的白银,在北京、伦敦、巴黎都能买到什么的图像

来历 | 电影《雾都孤儿》剧照

跟北京相同,方才说的仍是不考虑房租的状况下。在伦敦,廉价一点的房租一年要20多英镑,贵的地段房租高达一年200英镑以上。当然,假如想在伦敦这种当地过得好一点,200英镑以上的年收入是先决条件之一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欧洲另一个大城市巴黎,一个五口之家要保持最低的日子水平,至少需求1248法郎。依照1英镑=25.2法郎换算,基本上是50英镑左右,大约是250两白银。巴黎的日子本钱要比伦敦稍低一些,但仍是远高于北京。这一点能够从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书中取得佐证,比方《驴皮记》里的瓦朗坦,他给自己定下的生计方针是每天只花1法郎,成果搞得生不如死。巴尔扎克另一部著作《幻灭》里的人物吕班泼雷就更倒运了,来自乡间的他,原以为带上50法郎“巨款”就能在巴黎好好日子一段时刻。成果去了一个好一点的饭馆,这笔够他在乡间用一个月的钱,竟悉数花光了。

白银,在比较我国和欧洲一般人日子水平、消费状况方面,确实是个不错的东西。但东西方处于不同文化圈,购买力上只能作为参阅。因为不同时期的不同社会状况,白银的实践购买力很简略发生“过山车”般的改变。尤其是“价格革新”前后,飞涨的物价打乱了以往的价格体系,再加上工业革新后生产力的极大开展,让以往的简略价格比对失去了参阅价值。所以,回忆白银作为钱银的四百年前史时,咱们只能感叹,一块一般的白银,能影响整个人类的前史。

参阅文献:

邵义著. 曩昔的钱值多少钱 细读19世纪北京人、巴黎人、伦敦人的经济日子[M]. 上海:上海人民出版社, 2010.12.

彭信威著. 我国钱银史[M]. 上海:上海人民出版社, 2015.04.

Henry Thomas Riley著. Memorials of London and London Life in the 13th, 14th and 15th Centuries [M]. America:Kessinger Publishing, 2009.10

小栗栖香顶著. 北京记事[M]. 北京:中华书局, 2008.05

(来历:国家人文前史 作者:郭歆)

告发/反应
友情链接: